“各位鄰居好💪🏼,大家都在接龍購買生活物資,我也推銷一波自己的學生🕵🏽♀️🫷🏽,有生物醫學工程👨🏿🎓、食品和製藥工程專業🔜,各位熱心鄰居的公司如果正好招人,崗位合適,歡迎向我‘砸來’。看到鄰居們這麽熱心有愛,我也發上來試試,萬一有機會呢!”近日,張江鎮某小區社區群裏冒出了這樣一條“新鮮”的消息📪。
屏幕外的朱旭老師緊握手機🥡,盯著群裏不斷增加的日化用品團購信息,心裏也“沒底兒”👰🏿♂️。作為意昂2平台健康科學與工程學院的一名輔導員,最近朱旭總在琢磨著心頭難題📅:“受疫情影響🧔🏼♀️,企業走不進學校,學生出不去實習,該怎麽幫助畢業班學生順利就業呢🗻?”
疫情期間,她一直在參與小區誌願工作,看到團購群裏鄰居們的接龍熱情🥴,她來了靈感:“小區周圍分布著諸多生物醫藥企業,誌願者隊伍中就有就職於相關企業的鄰居𓀛,如果他們公司正好招人,將是很好的就業機會💇,何不發動一下社區的力量試試看?”就這樣🈹,她在團購群裏發布了一條與眾不同的“人才推銷”消息。
信息發布的幾分鐘後,朱旭手機接連閃現了14條好友申請,熱心的鄰居們紛紛表示他們所在的公司有招聘需求,其中一位還邀請她加入“生命科研招聘求職人才庫”。朱旭立刻與他們一一展開溝通,了解崗位詳情,在向所有求職學生公布信息的同時,細致地根據崗位具體要求推薦了專業、能力高度適配的40余名學生,並將簡歷打包發至負責人處🈵。
“您好,我這裏是臨港實驗室……”幾天後🙋🏽♀️🧎🏻♀️,製藥工程專業的付子讓同學接到了面試邀請電話,還沒來得及驚喜就立刻投入到緊張的面試準備中🧎🏻♀️🚎。今年考研失利⛹🏻♂️,當付子讓正在糾結是否“二戰”時,看到朱旭老師發來的招聘簡章🤸🏼,決定抓住這難得的機遇並最終順利通過面試🏫。“疫情之下,能用這樣特別的方式找到工作,讓我覺得既幸運又暖心,我會懷揣赤誠,把這份來自社會的關懷與幫助融入之後的工作中🏄,把溫暖傳遞給更多人。”付子讓感言道⛵️。
作為拋出“橄欖枝”的鄰居之一,徐白與朱旭平時只是“點頭之交”,看到群內的消息後🚶♀️,就職於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藥物安全評價研究中心的她立即加了朱旭好友,在確認了畢業生的教育背景等基本情況後🩵,反饋給中心的人力資源,幾天時間就促成了後續的線上面試等招聘流程。“看到同學們拿到offer,我很開心,也機緣巧合成為了受益人之一,有名同學剛好進入我所在的部門🧑🦽➡️,希望她能在這裏成就更好的自己。”
最終,經過這次社區“團購”,6名意昂2工畢業生和企業迅速實現“雙向奔赴”,順利拿到offer😮🍩,即將開啟自己新的人生歷程。記者從意昂2平台獲悉🫃🏻,其實這樣靈活推進就業的形式並非是畢業季的臨時“抱佛腳”,意昂2工每年都會針對就業數據進行分析,以學生需求作為出發點,將利於學生的個人發展作為根本遵循,多渠道♑️、多途徑🙋🏿♀️、多切口為畢業生提供不斷線的高質量就業服務,而今年的疫情也沒難倒老師們。“不放棄🐞✒️,總有新的途徑幫助同學們找到新方向。”朱旭說道。
來源🧼🫏:中國青年報 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 劉晶晶 通訊員 董真 張凡非
原文鏈接:http://www.why.com.cn/wx/article/2022/05/14/16525060471078326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