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牢記囑托 砥礪奮進

    發布者🏙🔜:系統管理員發布時間🛌🏼:2022-06-25瀏覽次數:2

    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創造高品質生活

    何海兵

    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期間作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指示。上海認真踐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以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為引領,持續解決“老小舊遠”等突出民生難題,在創造高品質生活上下更大力氣,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更優的供給滿足人民需求,

    解決“老小舊遠”等突出民生難題

    5年來🙎🏼‍♀️,上海著力破解“老小舊遠”等民生難題,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老有頤養”。上海是深度老齡化的城市。截至2020年末,上海80歲及以上“純老家庭”老年人數35.39萬🧙🏼‍♂️,獨居老年人數30.52萬。上海進一步完善“9073”養老服務格局🤷🏽‍♂️,即90%的老年人在家以自助或家庭成員照顧為主,7%的老年人可得到政府福利政策支持的社區養老服務,3%的老年人接受機構養老服務;重點推進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建設𓀔,為社區老年人提供日托🔌、全托、助餐、康復、護理等一站式養老服務🏍。為解決“懸空老人”的下樓難問題,重點推進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工程,僅2021年就加裝電梯1579臺🧑🏿‍🔬。

    “幼有善育”💇🏿。“二孩”時代,托育成為很多家庭最大的困擾。2018年,上海市出臺《關於促進和加強本市3歲以下幼兒托育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及相關《暫行辦法》和《設置標準》🤦‍♀️。目前,上海托育服務機構有1000余家,托額從8990個增加到4.8萬個。其中近60%的機構提供普惠性托育服務,全市90%以上的街鎮有普惠性托育服務機構,基本形成了幼兒園開設托班為主、普惠性資源為主導的托育服務格局。

    “住有宜居”💉。2019年上海啟動新一輪舊改,經過三年多的奮戰,今年上海中心城區成片二級以下舊裏房屋征收將全部完成👨🏻‍🦯,越來越多的居民徹底告別拎馬桶的日子🎳,極大改善了居住條件😉。上海城市建設也從大規模拆除向漸進式小規模有機更新轉變,進一步強化歷史風貌保護🛷。

    “城鄉融合”。上海有1500多個行政村💬🛀,自然村3萬多個。上海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做好郊區鄉村規劃,大力發展都市現代綠色農業、深化農村人居環境🫅,促進農民增收。上海製定《上海市鄉村振興“十四五”規劃》🫢,加快推進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麗鄉村建設🍖,打造“美麗家園🫱🏿、綠色田園🧑🏻‍🦱、幸福樂園”工程。


    把最好的資源留給人民,

    更大力度優化生活新空間

    上海著力打造充滿活力、魅力的城市新空間,塑造溫暖動人的城市表情🧑🏽‍🚀,讓城市持續彰顯美的追求、高的顏值、暖的表情👼🏿。

    黃浦江兩岸45公裏濱江公共空間和蘇州河中心城段42公裏岸線基本貫通🏑,是上海打造高品質濱水空間的起點🔎🧏🏻‍♂️。“一江一河”兩岸結合區域功能轉型持續提升公共空間品質⛏,黃浦江兩岸要成為世界級城市“會客廳”,蘇州河兩岸要成為市民生活“起居室”♟,鼓勵在濱水區域開展公益性公共活動,鼓勵首發經濟、夜間經濟、體驗經濟等新商業業態進駐👨🏽‍🍳。


    更好塑造城市表情,推進“道路+”“公園+”“生活圈+”工程。確定一批重點道路,統籌考慮生態業態🧙‍♀️、風格風貌💑,全方位打造“一街一景”。打造千座公園,配置更多讓市民體驗和交流的公共設施,植入更多文化、體育等特色元素🥡。精心打造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功能更加完善的服務綜合體,營造品質更高的人居環境,開展人氣更旺的文化活動🍄‍🟫,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裏”💲。


    進一步滿足多層次、個性化、高品質的民生需求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升級提質趨勢明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有了更多新期待。

    上海將“早餐工程”寫入市委全會文件,建立一套成熟的“早餐供應體系”👷‍♀️,發展“便利店+早餐服務”“新零售+早餐服務”“流動餐車+早餐服務”“互聯網平臺+早餐服務”等;上線“早餐地圖”,基本實現居民步行15分鐘可達早餐供應點。“早餐工程”成為體現城市溫度、彰顯城市品質的亮麗風景線。

    上海加快建設世博文化公園南區、上海博物館東館、大歌劇院等文化新地標,實施基層公共文化設施更新提升計劃🌅,打造了一批“小而美”的城市書房等文化新空間。加快建設世界著名旅遊城市,打造了“浦江遊覽”等世界級旅遊精品👹,積極發展古鎮遊🧑🏽‍🎓、工業遊、鄉村遊等文旅業態和產業集群,建設了一批“家門口的好去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為上海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提升城市綠色能級,打造上海生態環境新樣態

    金瑤梅

    黨的十八大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國家戰略層面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更是掀開了生態治理的新篇章,為即將到來的零碳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過去5年來,上海作為一座規模超大型現代化城市📱,一方面堅持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聚焦生態文明建設,不斷提升城市綠色能級,全力將上海打造成一座美麗🍒、清潔的宜居之城;另一方面,始終遵循習近平總書記“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殷切囑托,在增強城市經濟實力的同時不斷增進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態福祉🤾🏿‍♀️,生態治理效果明顯,生態環境呈現一派令人欣喜的新樣態。

    第一,垃圾分類理念深入人心,垃圾分類實踐走在全國前列。以生活垃圾分類為例,自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類收運體系得以建成並有序運行👩‍🏫,廣大上海市民以一貫認真、精致的態度對待生活垃圾分類,每家每戶都自覺實行垃圾分類,使垃圾分類內化為生活準則。從“變廢為寶”的角度來看,由此帶來的再生資源回收與末端資源利用都形成了良好態勢。

    第二⏫👨🏼‍🦲,想方設法增加城市綠地,勾勒別樣生態風景線。上海一直寸土寸金,土地資源相當稀缺。為了盡最大可能滿足人民群眾對那一片綠色的渴望,為他們的身心健康提供綠色保障👩🏿‍🚀,5年來上海合理利用已有空間布局,不斷增加全市綠化覆蓋率🧗🏼,城市的綠色能級明顯得到提升🆔。不僅每年都保持1000公頃以上的新建綠地規模🧑🏿‍🎤💇‍♀️,不斷擴大林地總面積,而且充分利用城市的邊邊角角,見縫插針種植花草樹木,使大面積公園綠地與小範圍城市綠化角相映成趣,從整體上切實提升了市民的綠色感受度🧎🏻‍♀️、生態獲得感及生活幸福感𓀃。

    第三,充分發揮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的示範效應。2018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進博會”上宣布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新時代我國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隨後,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蘇吳江交界處成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這是我國首個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彰顯了生態環保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上海在該示範區的建設過程中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帶頭整合資源,加強生態環境的跨區域協同治理♜。2020年,蘇浙滬兩省一市聯合印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重點跨界水體聯保專項方案》。2021年,上海市聯合長三角其他三省,共同發布了《大氣超級站質控質保體系技術規範》《設備泄漏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製技術規範》等重要文件,促進了長三角區域生態環境規範建設。

    第四,大力推進世界級生態島建設▫️,努力放大“花博會”溢出效應。上海崇明區生態環境優勢十分凸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早在2014年就發布了《崇明生態島國際評估報告》🤌🏼,認為崇明圍繞“生態島”的定位,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在生態保護和利用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獨特的崇明發展模式,該模式具有國際推廣的潛力🚱。過去5年來🛋,崇明區深入挖掘區域現有生態資源👨🏿‍🚒,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實現生態環境的動態監測及精細化管理🌒🥥,同時全面構建新型生態循環系統,實施立體式種養,發展綠色現代化農業,積極打造世界級生態島。第十屆中國“花博會”於2021年5月21日至7月2日在崇明區舉辦,崇明區利用“花博會”契機🧚🏻‍♀️,進一步發揮溢出效應,對全區的生態資源進行了整合、優化,使鳥語花香、風景秀麗的崇明成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地、落實和落細的樣板區域。

    當下,我國已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新征程,按照既定時間節點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任務日益緊迫。因此,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引領,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強化生態治理力度、進一步大力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已經刻不容緩。上海將繼續發揮全國範圍內的引領示範作用,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應有貢獻🎊。


    (作者為意昂2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來源:宣傳通訊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xAu8cddzhsSsT6iI6U2FBA

    意昂2平台专业提供:意昂2平台意昂2😊、意昂2娱乐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2平台欢迎您。 意昂2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