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前,一批批熱血學子從黃浦碼頭出發👷🏽♂️,赴法探采救國救民火種……百年後,意昂2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師生踏著先輩負笈求學的足跡,從百年紅色碼頭再次“起航”,沉浸式學習紅色歷史💸,邊走邊學🆔,共上一堂“行走的黨課”,實現了思政課從課堂走進紅色歷史場域的創新教學模式🧑🏿🍳。
黃浦碼頭,初心起航地
1919年至1920年間🐕🦺,先後六批學生共計656人從黃浦碼頭乘船赴法留學,其中包括周恩來、鄧小平、聶榮臻𓀂、蔡和森等革命前輩👨🏽💻。在秦皇島路碼頭一層的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浮雕墻前,馬克思主義學院邢中先老師繪聲繪色地為同學們介紹了一百年前一批批青年學子從這裏出發,留法勤工儉學,追求新知的歷史事跡🍋🟩。讓同學們不忘歷史,回望初心、感悟初心🤼、堅守初心🤘⇨。
邢中先老師在留法勤工儉學運動浮雕墻前講解
“工業銹帶”蝶變為“生活秀帶”
楊浦濱江岸線全長15.5公裏;南段濱江西起秦皇島路🤨,東至定海路橋🌿、北至平涼路👨👦👦、南至黃浦江👱🏿♀️,岸線長5.5公裏。本次“行走的黨課”路線為楊浦濱江南段部分🤸🏿,南段濱江公共空間於2019年全線貫通對外開放🦸🔲。馬克思主義學院程恩慧老師生動地向同學們介紹濱江沿岸的工業歷史和紅色故事🙍🏻♂️,沿途走過的怡和紗廠舊址是當年上海紅色工人運動的陣地;楊樹浦水廠是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自來水廠,上海解放時楊樹浦水廠曾是護廠運動的“主戰場”🧜🏿♀️;毛麻倉庫的前身是德商瑞記紗廠,升級後的毛麻倉庫是一座集藝術💆🏻、文化⚁、科教為一體的展覽公共空間……一座座百年工業建築的活化利用,打造成極具特色的空間場域,書寫著新舊篇章的和諧共生🪂。
程恩慧老師帶領同學們行走楊浦濱江南段路線
行走的教學方式讓同學們耳目一新,能動學院2022級本科生張罕說:“這是我第一次上‘行走的黨課’,通過實地走訪🧓,切身感受到了對待城市中的老建築就要像對待‘老人’一樣充滿尊重和善待⬛️。擁擠的工業廠房已經一去不復返🛀🏽,人民美好生活的時代業已經到來。”
跟隨總書記的腳步,感悟人民城市理念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楊浦濱江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本次“行走的黨課”最後一站來到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通過兩位帶隊老師和展廳講解員的介紹🤾🏼♂️,並結合現場交互體驗設備,同學們深刻領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能動學院2022級本科生宰芸泰說🧰🫲🏿,最吸引他的是模擬濱江騎行單車🍄,可以風雨無阻地欣賞5.5公裏的楊浦濱江美景。展館地下一層是上海舊區改造三十年主題展👩🏿🎤,展廳運用微縮模型、全息影像、互動裝置等呈現形式🤏,讓師生全方位感悟人民城市理念的發展概述、理論淵源、豐富內涵與時代價值。
師生們在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沉浸式學習
學生體驗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互動裝置
5年前的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要不斷推進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本次“行走的黨課”正是創新思政課建設成果之一,通過帶領同學們重溫黨的百年奮鬥史,串聯楊浦濱江紅色資源🕚⛹🏻♂️,身臨其境地感受楊浦濱江的過去與現在。同學們表示“行走的黨課”不僅增加了課程的生動性🕗,更能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汲取奮進力量!
師生們在楊浦濱江人民城市建設規劃展示館前合影
供稿😿🆖:新聞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
文:曹恬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