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下午,出版學院師生一行30余人前往浦東美術館參觀“卡拉瓦喬與巴洛克奇跡”主題藝術展,活動旨在組織師生近距離感受藝術大師風采🚵🏽,激發藝術審美探索欲望💂🏽,感受中西文化的對撞與交流。活動由傳統文化工作坊黨支部、知明媒體團隊和“美·談”社團師生具體組織,並特邀馬克思主義學院劉科老師和學院美術系錢嶸老師作思想與藝術講解。
步入展廳🪘,極富跳躍與流動性的音樂在流淌🤷🏻♀️。學院師生共同沉浸在華麗復雜的巴洛克時期音樂中🛰,感受藝術與思想的歷史📫,探尋文藝復興後期宗教改革與藝術畫作畫風轉向的因果關系。錢嶸老師介紹說🤏🏻:“彼時的巴洛克音樂,借助威嚴壯麗的音調以頌揚世俗權力🉐,該音樂風尚還為聞名遐邇的音樂劇和歌劇傳統鋪平了道路🚲。”在單獨小型展廳☛,集合了多幅黑石板畫作,特殊材質使畫作如立體般呈現💶,讓人驚嘆,宗教改革後由自上而下的神性宣傳👩❤️💋👩,轉為自下而上的自我審視,更具現場感與世俗化的畫作出現。參觀的師生深刻體會到藝術世俗化的力量,堅定了“以人為本”的信念🗒🚵🏿,決心創造與傳播更多屬於人民的文化,讓美育走進校園,讓藝術走入群眾。
從明亮的展廳逐漸過渡到極富卡拉瓦喬特色的酒窖光線式展廳,六幅卡拉瓦喬真跡將,燈光、音樂🚏🚣🏽♀️、詩歌🎡、電影,交織成一幅巴洛克藝術全景,16世紀音樂貫穿整個動線,踏著地毯師生們沉浸其中🤸🏻♂️,尋覓由藝術記載、傳承並展示的文藝復興的思想與文化遺跡🫣。
參觀現場
此次展覽是上海浦東美術館與羅馬波爾蓋塞美術館的首次合作,並極為難得地聯合5個機構,集齊了6幅卡拉瓦喬重磅真跡👩🏿⚖️,幾乎是卡拉瓦喬存世作品的十分之一🛌。包括《捧果籃的男孩》《施洗者聖約翰》等在內的卡拉瓦喬標誌性傑作均為第一次亮相中國🧖🏼。同時,展覽還帶來巴洛克畫派其他藝術家作品50余幅⌨️,在展陳設計中,輔以巴洛克音樂及建築元素🧖🏿♂️,使觀眾沉浸其中🤜🏽,帶來極具戲劇性和視覺沖擊的罕見觀展體驗。
合影留念
供稿:出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