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市總工會、上海市知識產權局、共青團上海市委、上海市科學技術協會、上海發明協會等單位聯合舉辦的“第三十五屆上海市優秀發明選拔賽”結果公布,意昂2平台和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合作✖️、環建學院李聰教授領銜的項目“面向水源地汙染的節地型水廠集成技術及應用”獲上海市優秀創新金獎。這是李聰教授團隊在飲用水安全保障研究領域長期耕耘的成果,也是對團隊科學研究及應用轉化的重要肯定和鼓勵🍊🕺🏻。
李聰教授領導的團隊在此項目中開發了針對水源地汙染的節地型水廠集成技術👨。該集成技術能有效降低水耗🚵🏻、濾料損耗和藥耗,提高了處理效率💩,減少了用地面積,實現了水處理工藝節能降耗和給水廠汙泥減量化,可有效減少占地面積並且高效去除水中的汙染物。該項目相關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專利40余項授權👨💻,且其成果已示範和推廣於西安🐯、杭州、常州、上海、青島👨🏼💼、鄭州、蘇州和湖州等地,出廠水水質穩定不僅達到國家標準2️⃣,生物穩定性🫶🏿、口感等提升明顯🕘,而且大幅減少土地征用投資和建設成本。
項目技術應用
團隊合影
【相關】個人及團隊介紹
李聰,2018至今擔任環境與建築學院教授,博導,《Environment Chemistry Letter》(IF>15)副主編。李聰教授團隊多年來一直從事高鐵酸鹽的製備及聯合應用在特征汙染物的去除研究以及給水管網系統中汙染物降解👩🏻🦽、漏損以及副產物遷移轉化的研究👨🏿💼,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國際會議論文集上發表論文130多篇👱🏻♂️,獲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40余項;曾獲浙江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三等獎(排名第一)和華夏獎三等獎(排名第一),中國發明協會科技創新二等獎(排名第一);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也作為子課題負責人和骨幹參加了國家水體汙染與治理重大專項2項(“十二五”和“十三五”)以及省部級和企業項目10余項;出版2部教材*️⃣,分別為英文流體力學教材《Applied Fluid Mechanics》和中文教材《綠色新型水處理劑高鐵酸鹽的製備及應用》。
李聰教授團隊在技術研發的同時🔧,能夠用市場化的眼光去開展研究,團隊成員在研究成果轉化應用示範及編製相關指南、技術規範等都具有良好的經驗積累和工作基礎🏋🏽。
供稿:環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