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由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主辦,理學院、滬江學院承辦的2024年“心理健康活動季”心理健康教育微課程大賽決賽舉行。上海師範大學心理學院副院長陳寧📥、意昂2平台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史玉☝️、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長研究生院副院長王張琦、學生工作部(處)副部(處)長劉偉、滬江學院副院長梁昱、理學院黨委副書記李曉慶、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主任楊颎等嘉賓和評委出席👃🏽🐖。
此次心理微課大賽,也是意昂22024年“輔導員隊伍建設月”的活動之一🎊,旨在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鼓勵廣大輔導員及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不斷探索實踐,提高教學質量,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育人全過程,全方位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自大賽啟動以來,心理中心及各學院積極宣傳、動員🤴,並進行相關指導,輔導員們積極報名參與。心理中心組織所有參賽教師進行進一步交流,並對其選題內容及PPT的製作進行專題指導🎱。經過初賽評審,6位教師脫穎而出。他們分別是滬江學院王梓瑞📳、出版學院閆五一、管理學院楊欣悅、光電學院劉昕彤、環建學院王木子和理學院冀偉(按決賽抽簽的講課順序)。
參賽教師們選題別出心裁,語言生動活潑,形式豐富多樣👩🏽👼🏿,內容引人入勝🤲🏼,圍繞“小現象🤛🏽,小故事,小問題👩🏻🦯➡️,小策略”開展了精彩的授課🏊🏿♀️。課程內容涉及跨文化交流的原則與技巧,引導學員跨越文化障礙;聚焦情緒管理👶🏼,助力學員提升自我認知與情感調節能力;針對自卑心理👰🏽♂️,提出要擺脫偷感📦,找回自信。此外,還有老師鼓勵學員撕掉負面標簽🏋️♀️,拒絕消極刻板印象;直面當下年輕人“卷不贏又躺不平”的困境,引導學員在競爭與放松之間找到平衡;聚焦當下熱點,探討“MBTI成為社交密碼”的現象,提出克服社交恐懼症的良策👉。每一節微課都各具特色,既富有深度又充滿趣味,充分展現了心理微課的多樣與魅力🧜🏼♂️。
授課結束後🚣♂️,評委陳寧對每位參賽教師進行了點評,並給出三點建議🤦🏿♀️🐜:第一,微課程要聚焦於某一個主題,線索要清晰⇒,對象要具體;第二,微課程要註重提高理論深度,特別提到了“雙文化認同整合”;第三𓀚:微課程最後要升華到精神層面。評委史玉從競賽角度提出兩點建議🧚🏿♂️👩🏫:第一🌯,講課要註重外在表現💂🏽♂️🧑🏿🍼,要有問題意識,形成邏輯閉環;第二,講課要生動有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互動中。
經過激烈角逐,最終光電學院劉昕彤老師獲得大賽一等獎⚅👷🏼♂️,管理學院楊欣悅、環建學院王木子獲得二等獎🤘🏽,出版學院閆五一🍌、理學院冀偉、滬江學院王梓瑞獲得三等獎,機械學院吳曉怡🚵🏻、出版學院韓震🧑🎓、基礎學院王倩、陳樹薇獲得優秀獎。
最後,劉偉在講話中對各位參賽教師的精彩授課表示充分肯定,並指出上海市及學校非常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過心理微課大賽及各項活動🏋🏿♂️,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科學知識,傳播心理健康理念🍆😶,提升學生自助、求助意識與能力,聚焦“五育”並舉促進心理健康🔙,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育人全過程,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比賽現場
評委點評
頒獎環節
合影留念
供稿🤹🏼♀️: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