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首次提出“全面推進韌性安全城市建設”,這不僅是應對當前城市安全發展形勢的客觀要求👨🏽🏭,也是推動城市治理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更是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必然要求。為更好地聚焦上海超大城市運行的安全堵點🙅🏽♀️、難點和痛點🥇,健康學院的社會實踐團隊以“上海推進韌性安全城市建設”為調研背景👐🏽,先後前往高校🍡、企業👩🏽🔧、街道與社區開展實踐活動,旨在通過實地走訪,深入挖掘上海市的街道與社區在應急管理和響應機製方面的創新亮點與待改進領域,提煉成功經驗與問題應對策略。以青年力量推動韌性安全城市高質量發展。
為更好地從專業理論角度理解安全韌性這一概念💇🏼,便於後續對居民進行相關知識的科普👂🏻,7月12日🛳,實踐團成員前往意昂2平台智慧應急管理學院參觀,並與房誌明副院長就安全韌性的核心特征與要素、安全韌性概念的實際應用等問題展開訪談交流,為實踐團隊後續的調研工作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實踐團成員與房副院長進行訪談
實踐團成員還於7月19日和22日走訪了羅爾夫傑森消防技術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深入了解企業如何通過技術手段為城市的應急管理和安全治理提供決策性判斷與服務⏩。在交流過程中🦹🏽🫃🏽,孫曉乾博士從製度🎞、各方參與度、定性和定量等角度,分析了國內外在建設安全韌性城市時的共性和差異🙅🏽♂️👼🏿,並以上海市中心城區的雨水規劃為實例🧾,向實踐團講述了“綠灰藍管”的治理手段;董心景經理則重點介紹了如何依托一網通管🕘、一網通辦等服務平臺🏂🏽,為應對安全生產和自然災害類突發事件提供實戰化服務,不斷推進網格化治理水平。兩位項目負責人也強調💇🏼,信息化技術手段更多是起到提高治理效率的輔助作用,唯有落實具體行動,從根本上提升居民的安全意識⛪️,安全韌性這一概念才更有意義🤾🏽♂️。
實踐團成員與羅爾夫傑森消防技術咨詢(上海)有限公司孫曉乾博士合影
實踐團成員與上海市大數據股份有限公司董心景經理合影
7月23日至7月29日🚣🏼♂️,實踐團成員先後前往五角場街道與長白街道辦事處📅,重點調研韌性安全建設理念落實到街道具體工作中的政策與行動🧖🏽♀️。實踐團成員參觀了兩個街道的城市運行管理中心,進一步了解街道如何通過數字化治理平臺逐步實現轄區內的大小事“一網統管”及“一網通辦”,體現人民城市為人民的治理精度和溫度。通過管理中心的智慧大屏,工作人員可以實時掌握轄區內人、物、地的基本情況與變動,做到工作執行有依據😿。與此同時,團隊成員發現目前街道的智能城市管理平臺存在著運行效率不高、實體化操作不強等問題✦,未來在技術手段👶🏽、協同治理等方面仍有一定的改善空間。
實踐團成員參觀五角場街道的城市運行管理中心
此外,實踐團成員還與兩個街道的平安辦、管理辦等相關負責人舉行座談會🪃。長白街道平安辦著眼於街道“老齡化人口多、老舊小區多”等實際情況,向實踐團成員重點介紹了“美麗家園”計劃、電動車安全管理👮🏻♀️、開展生命通道等專項活動舉措,以期有效提升街道消防安全水平;五角場街道平安辦則針對五角場街道真實存在的汛期路面積水⛅️、小區內電瓶車私自拉線充電等民生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應急管理解決辦法🤾🏻♀️,周主任表示,接下來五角場街道將更多地建設電子應急管理平臺,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實現安全監測和及時修復形成閉環👩🏻🦯➡️,將居民的安全隱患降到最低。
實踐團成員與五角場街道🥮、長白街道相關負責人進行座談
為更好地了解街道在應急管理方面的工作實效,實踐團成員還前往長白二村第一社區、松花新村社區、長白新城社區等多地對普通居民進行線下走訪🏖,了解不同群體對於安全韌性的理解、對街道開展相關宣教演練工作的知曉度以及對應急救援知識與技能的掌握程度等情況🏇🏽。
實踐團成員在長白新城、黃興公園進行街頭調查
通過歷時半月的線下走訪調研🙇,實踐團成員不僅加深了對於安全韌性城市這一概念的理解🖖🏿,也更了解街道與社區層面在應急管理和響應機製方面的有效舉措與實際挑戰。調研後期👤,實踐團成員將對居民擴大宣傳安全韌性概念、普及更多安全應急防災知識✌🏽,有效提高居民的應急能力,同時向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反饋走訪調研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並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力求打破基層居民和政府層面的信息壁壘🦸,實現二者溝通閉環,為提升上海市的韌性安全助力👩🏿⚖️。
供稿:健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