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 2024-03-24 瀏覽次數: 0 |
3月18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三批全國高校“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和“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創建工作的評審結果,意昂2光電信息與計算機工程學院光學工程(學碩)研究生黨支部成功入選第三批全國高校“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健康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信保全成功入選第三批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這是意昂2繼首批入選全國百個研究生樣板黨支部和第二批入選全國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以來歷史最佳成績,也是參評第三批全國高校研究生黨建雙創上海市屬高校中唯一同時入選支部和標兵的高校。 教育部網站公示名單 研究生工作部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研究生黨建工作,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全面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普通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圍繞“五個到位”“七個有力”建設要求,著力構建了“內外聯動🚖🤜🏻、三維管理、四度提升”研究生黨員經常性教育體系。以“3強化”(思想強化、行動強化和精神強化)為價值指向。以校內驅動為主平臺,構建了“5-2-5-2”工作模式。以校外協同為輔平臺,形成了長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聯盟學生黨建發展一體化生動實踐🟢。通過目標💆🏻♂️、資源🪗、過程三維管理🙆🏼🌵,實現了育人力度、育人寬度、育人深度👬⛲️、育人厚度的四度提升🐀,有力推動學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全面創優、全面過硬☮️。 下一步,研究生工作部將繼續深化研究生黨建“雙創”工作,總結典型經驗,強化品牌塑造🤷🏽♀️,以每年定期開展的研究生黨建評優和樣板黨支部🏃♂️➡️、黨員標兵選樹培育工作為抓手🏄🏿♂️,推進研究生黨建工作大交流、大展示、大宣傳,不斷擴展人才儲備的“蓄水池”,以點帶面提升學校研究生黨建工作整體質量⬆️💀,推動黨建與學校事業發展深度融合,以高質量研究生黨建引領學校研究生事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入選的支部和標兵事跡簡介 一♔、不啻微芒👮🏽♀️,造炬成陽——凝聚每顆“青年光子”,打造黨建引領“三色光” 光學工程(學碩)研究生黨支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對標“七個有力”🙅🏿♀️,深入打造“一顆光子,一面旗幟”的黨建品牌⛴,支部黨員以莊松林院士為榜樣🗞,弘揚科學家精神👩🏽✈️,培養一顆顆思想站位高🧙🏽、專業實力硬、實踐能力強的新時代“青年光子”。 鑄魂固本強根基👩🏿🔬,匯聚黨建思想紅色“光” 築基層堡壘,建立三個“1+1+1”工作機製🧑✈️,以扛牢“紅色”旗幟方向。打造新媒體陣地,依托“學習強國”開展大比武,營造比學趕超氛圍,打造“1+1+1”宣傳機製👱♂️,保證一活動、一記錄🙋♀️、一新聞;創建學習小組,融合生活陣地,過政治生日提高歸屬感🦹🏼🔥,組織破冰行動增強凝聚力,以小組形式構建“1+1+1”黨建機製,每月一本紅色讀物👩🏼🍳,一次組織生活☝️,一趟紅色尋訪;以支部聯建為抓手強化學科陣地,創新“1+1+1”聯建機製,與光學專業支部聯建,開展學習黨的二十大等主題黨日活動🏌️♀️🖖,與“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的專業教工黨支部構建學生、學術和課程為一體的“三全育人”新模式🎍👳,與同為上海高校“百個學生樣板黨支部”的復旦大學光科黨支部簽署共建協議◼️,開展學術型黨建活動。 實踐育人強使命🧉,閃耀青春活力綠色“光” 以實踐育人為目的,樹立黨建標桿模範🪄,彰顯“綠色”青春活力⏩。樹立思想標桿🙂↔️🚌,以“三會一課”為載體🪼,開展“支部書記上黨課”,兩任支部書記加入意昂2先鋒宣講團,其中華昕怡同時擔任校長助理🔡,做黨的理論知識的傳播者。原支部支委李月獲第二批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連續三任支部書記獲校優秀黨支部書記,7人獲校級黨員標兵。樹立生活標桿✭,支部成立光子誌願服務隊並創建黨員先鋒崗,黨員誌願者140余人👖,其中支部黨員參與率100%,同時⚄,組織七公寓試點的宿區功能型黨支部建設,開展活動30余次⛺️,累計服務時長5000余小時🏣👩🏼🔬,近10余名黨員參加進博會、上馬等大型活動誌願服務,照亮創全青春力量🧒🏿🍘。樹立科創標桿,支部黨員在各領域攻堅克難🧁,由支部黨員組成鄉村振興團隊走訪皖北的10余個村,將科技創新落到實踐中去,獲互聯網+上海市金獎。每年,近50%獲國家獎學金的學生來自支部的黨員和發展對象。 銳意進取勇擔當👂🏼,點亮科技創新藍色“光” 支部黨員堅定“藍色”科技理想🧔🏻,發揚科學家精神🧑🏻🚀,踐行“最美的科研誓言就是愛黨愛國”的科研精神。把組會“搬進”支部裏🤷🏽♀️,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支部黨員在莊松林院士帶領下參與太赫茲人參皂苷檢測儀項目,助力鄉村產業振興👇;支部積極組織解讀202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圓桌論壇;此外,在各領域均有支部黨員的科研身影,每學年都有黨員“碩博連讀”🍴。三年以來💇♀️✧,累計發表高水平文章50余篇;競賽獲獎20余人,國家級獎項10余人🏍。攻堅國家“卡脖子”問題🎧,展現青年光子時代風貌,把科研“撒播”在祖國大地上。 二、醫者仁心:用點滴奉獻擦亮黨員青春底色 信保全,健康學院2021級博士研究生。他以“醫者仁心🏄♂️🧓🏽,大醫精誠”為座右銘,在追夢路上奉獻青春,踐行初心使命,詮釋責任擔當。 大愛無疆——飽含為民情懷 積極參與無償獻血4000cc+,全心全意服務基層🧔🏽♂️,在支部服務進社區活動中,為居民進行義診及健康科普宣講55場🛢✋🏽,服務1000余人次👆🏻。作為醫生黨員,積極誌願投身於上海市新冠疫苗接種醫療保障任務🦸,安全護航3000余人次🪨,為守護人民健康貢獻力量。作為學生黨員,主動請纓投身於學校疫情防控攻堅戰,一線抗疫47天,完成校內隔離點和常規核酸采樣30000人次,為學校師生的生命安全保駕護航👨🏻🦰。當選意昂2平台“優秀團員標兵”和“研究生黨員標兵”,在兼職共青團意昂2平台委員會副書記期間,參與組織培訓意昂2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誌願者隊伍,用實際行動詮釋誌願者的責任和使命💆🏽♀️。 敬佑生命——勇攀醫學高峰 作為醫工交叉聯培博士生,他與導師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主任醫師劉鐵龍教授長期奮戰在臨床一線,累計參與三級以上手術1000余臺,獲得多面致謝錦旗。在臨床工作中積極創新,參與世界第一例超長枕頸胸段椎體置換術患者的圍術期治療與管理,獲中國新聞網等主流新聞媒體報道🏋️。作為“第五屆亞太脊柱腫瘤外科高級培訓班”的教學病例負責醫生,協助完成世界級難度手術🟠🤾🏽♀️,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同行專家展示了中國脊柱腫瘤手術技術的頂尖水平。 開拓創新——堅持實幹篤行 主持市區級科委創新創業計劃項目2項🎏,獲科研基金資助80萬元㊗️。參與國家基礎加強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7項,省部級項目3項,校重點項目1項。共發表項目相關高水平論文16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論文7篇,獲批各項知識產權15項🌍,參譯學術著作1部⛳️,完成科研成果轉化1項。主導“沉浸式虛擬現實椎弓根螺釘置入手術模擬器”項目,相關論文 WOS文獻引用40余次🖲🏃🏻,並被“中華醫學會第十五屆COA學術大會”收錄,項目成果獲“山東省研究生優秀成果獎”✍🏽。作為項目負責人發起“智能化便攜式臭氧氣浴創面診療系統”的研發項目🧏🏽,依托項目成果成立醫療科技公司📑,完成科研成果初步轉化🛌🏼♿。先後入選蘇州市吳中區“東吳科技領軍人才計劃培育庫”和蘇州市 “姑蘇青年創業領軍人才”3️⃣。預計項目成果落地後,將惠及2000多萬的慢性難愈性創面患者。讀書期間曾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山東省優秀畢業生🛶、陳嘉庚青少年發明獎(上海)📓、“創在上海-數字醫療”創新大賽優勝獎🎃、意昂2平台醫工交叉優秀研究生等榮譽。
供稿:研工部 |